欢迎您访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四川省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

站点地图 | 四川省教育厅
招生热线:0838-8204396
成教招生热线:0838-8203388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研课改 > 课程改革

试议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未知 0次 2011.09.10 07:58

安徽省亳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    胡贺冰   刘光杰

邮编:236800       电话:13856765627    E-mail:bzhhh123@126.com

     摘要:本文探讨了课改背景条件下教学设计六个要素的新内容,即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才能使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有教学就有教学设计,它是教师授课前设计教学方案的主观过程。教学设计包含六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即用什么内容把谁通过什么方式教到什么程度,并检测是否达到该程度。在当前课改背景下,重新审视教学设计的各个要素有利于教师把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有利于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下面笔者试谈之。

教学目标的制定

1、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是学科课程标准,同时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心智水平、非智力因素等。传统的教学实况是:教师要么依据中考大纲、高考大纲,要么依据常见习题的要求,要么凭经验确定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目标确定层次过高,很多学生接受不了。新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素质教育,各学段对学生各门课程的要求在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规定,所以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首先仔细阅读学科课程标准,在领会学科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双基、心智水平、非智力因素等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是有效目标,才能达成。

2、教学目标的内容

     教学目标的内容应是三维目标,既包括传统教学中注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新课程倡导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第一条:“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条明确说明了新课程要落实三维目标。有人认为在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影响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所以教学实践中畏手畏脚,不积极落实三维目标。笔者认为:三维教学目标虽然各有侧重,但

三者互为作用,任何一维的培养对另外二维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如学生对某一个学科感兴趣,必然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这门学科,很明显这有利于学生双基的学习;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兴趣的培养必然也是在双基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再比如,方法的培养要在具体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进行,不能孤立地训练;而方法的掌握又必然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实践证明短时间内强化双基教学有利于学生双基水平的提高;但长时间内,无论哪一方面水平的提高都需要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互为作用。后二维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两个重要亮点,也是我们教学中的薄弱领域,应该加强。总之,三维目标共同构成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既不能过于弱化某一方面,也不能过于强化某一方面,三者的教学应该有机融合在一起。

教学对象的分析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教学设计时既要知道教学的终点(教学目标),也要知道教学的起点(学生已具备的基础),如此才能确定教学要做哪些工作。一般说来,对教学对象的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生的心智水平

     同一内容的讲解,教学对象的智力不同,教学目标的高度、教学方式的种类就不一样。学生智力水平越低,教学目标层次也应越低,教学方式也应更为直观,可以多采用举例的方法。学生智力水平越高,教学目标层次应越高,教学方式可以抽象些,可以多采用思辨的方法。

2、学生的基础知识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头脑中有没有可以同化、吸收、固定新知识的旧知识?如果有,是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还是科学的知识?如果是日常生活中的概念,是有利于新知识学习,还是不利于新知识学习?如果是科学的知识,它们在学生头脑中是否清晰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教师教授新知识时,在教学目标层次的制定,在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的选择方面必须要考虑的。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吸收并固定新知识的过程” ,所谓“吸收”意即“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 ,所谓“固定”意即学生理解新概念之后,把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联系成一个整体,促使他们原有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更为全面、更为完善、更为良好的认知结构。由此可以看出,原有认知结构越完善、越良好,越有助于同化新知识。

3、学生的动作技能

     一方面学生原有技能水平对学生学习更高层次的技能和相关知识有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原有技能水平对教师设计教学方式也有影响。如探究性实验,纵向上看不同学段学生实验技能水平不一样,横向上看示范中学与一般中学、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学生实验技能水平也不一样等等,所以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实验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要求程度也不一样。在音乐、体育、美术这些学科中,学生原有技能水平对新内容学习影响更为明显。

4、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这一点在教学设计时很少被考虑到,但事实上它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影响很大,因为有效学习要建立在一定的“心向”基础上,即学生愿意学习,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创造适宜的学习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

1、分析教材编排意图和特点,组织适切的教学资源。

     在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自己组织教学内容、甚至不用教材上的素材。教师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教材,而是依据课标组织教学资源,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你若认为很好,可以作为主要的参考资料;你若认为不好,可以重新组织更好的教学资源。现在每门学科都有几种不同版本教材,这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好的选择素材,比如某一节或某一个知识点,哪个版本好我们就采用哪个版本。教学资源可以是文字信息,也可以是图片、音像资料、课件等。网络的普及使教学资源的收集更为方便、快捷。

2、把握教学内容在学科体系中地位和作用

     一门学科就象一座楼房,每一节内容都有它的地位和作用,每一节内容与之前、之后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有机联系,如之前的内容可能是新内容的基础,新内容可能是之前理论内容的一次具体体现等等。设计教学时只有看出这一点,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

3、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确定的依据是什么,是知识本身难还是学生心智水平跟不上,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等都是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以下几点:①教授知识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知识对应着不同的教法,②学生的心智水平、双基、个性特点等,③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目标对应不同教学方法,如仅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考虑“传授法”,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可以考虑“探究法”。④教师的个性特点与专长。

当前新课改倡导的几种教学方法有:

1、“探究”性教学方法

其教学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实际实验、考察、资料查阅、走访调查、动手设计模型等等→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技能、探究能力,可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与讲授法相对应,是新课程改变过于注重“传授”教学方法所采取的措施之一,是新课程教学方法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新课程内容之一。

2、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其教学过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集体研究、思考、分工做事→学生交流、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小组发言人发表观点等。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其形式一般是几人一组,成员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有男有女,有城市学生有农村学生,即组成人员近可能多样,为方便教学,一般就近组合。

3、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起着帮助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新课程倡导的几种教学方法不能说就是最先进的教学方法,课改是纠偏,不是彻底否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握好分寸,真理向前多走一步便变成了谬误。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与不足,要根据需要,扬长避短。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

     用于传递旨在改变学习者行为的教学信息媒体称为教学媒体。传统的教学媒体有:课本、模型、挂图、实验仪器、音乐器材、体育器材等等。现代的教学媒体有:电脑、实物投影、电视机、幻灯机、收录机等等电教设备。为易于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常常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媒体,而借助什么样的教学媒体往往需要考虑教学媒体的特点、学习内容的特点。如模型具有直观的特点,适用于表象过于微观或过于宏观的物体。幻灯机可以放大物体、图象、文字甚至操作过程,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学习对象。录音机可以准确传播声音,适用于语言课上的朗读示范。电视机可以直接展示影象资料。计算机具有信息量大、模拟逼真、资源丰富、动静结合等特点,功能更多,适用于多种情况。教学媒体的选择还要考虑媒体的可控性程度,操作较为简单、灵活的媒体可以首选。另外考虑到我国目前学校设施的实际状况,教学媒体的选择还受媒体花费的代价制约,同等情况下,选择代价小的媒体。媒体的使用要坚持其辅助教学的功能,需要时才用,不需要时不用,使用媒体种类能少则少,不要贪多,不要为了使用而使用,不要简单地追求时髦。

六、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学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按照已有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需要教师及时作出测量与评估,以便针对问题调整教学程序、教学策略等。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及时强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然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使评价更为科学,应该坚持评价的多元化,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设计评价:①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甚至被评价者本人;②评价内容不仅是知识的获得, 也可以是方法的掌握、技能的提高、情感的升华、价值观的发展等等;③评价不仅注重结果(终结性评价),也要注重过程(形成性评价);④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达标(绝对评价),也要关注学生的进步(个人内差评价)。相对于以前的学习评价:仅有教师评价,仅有对基础知识的评价,仅有注重结果的评价,新的评价更为全面、科学,它可以激发更多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进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系统学的角度看,如果把教学设计看成一个系统,那么教学设计的六个要素实际上就是这个系统的六个子系统。系统的整体观认为,只有各系统和谐统一,才能使整个系统达到优化。所以设计教学时,不仅考虑某一方面,更要考虑整体,达到优化组合。 

Copyright © 2002-2024 SFZYZZ.CN. 四川省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 ICP备案号:蜀ICP备12015760号-1
行政办电话:0838-8202802  招生就业处:0838-8204396  地址:什邡市京什东路200号    技术支持: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